觀望現在的教育生態,
我不敢主觀的判斷目前的生態算是好是壞,
因為 我畢竟不是教育領域出身的,
我只是單純能為孩子做很多的一位小小老師而已。
處在一個算是文教區的地方教書,
說真的那壓力無形間似乎比其他地方大很多,
面對的家長都是所謂的高知識份子,
教孩子東西,家長也懂得給予幾分批判,
孩子不見得真的聽得進去你所教的,因為他們的父母可能比你還"行",
這一切或許都還好,只要做好本份內該做的,
知道自己都在努力盡力把一切做到最好,
我想那就夠了。
關於語言,
家長一窩蜂的要孩子學英文,會聽會說會讀,
稍稍"誤以為"他們的孩子不懂英文,就好似自己孩子矮人家一截,
只會中文就真的比較差嗎?
會說英文的就真的是比別人強嗎?
身為一位教語言的老師,
看到現在孩子的英文學習能力與學習機會真的比我以前所看到的好上許多,
一口流利的英語,是家長從幼稚園就培育上來的,
我們的教育環境真的在"成長" ...
然而同時望著孩子們的中文,
一篇文句通順的作文,就足以讓我們感到難得,
短短的一句造句,錯字百出,
一個簡單的國字筆順,再也不同於我們以前那樣自然,
我們的教育環境真的在"成長"嗎?
可是為什麼連一個國字卻都能夠看到一堆問題呢?
當我問著孩子對某件事有什麼感覺時
(我始終認定有感覺才寫得出好文章),
我的孩子完全沒辦法想出有什麼"感覺",
他們活得很快,快得一天時間都很滿,
上學、放學、補習、安親班、功課、才藝,
再花一堆時間順應家長的要求,
他們沒太多時間去思考他們為什麼活得這麼忙碌,
他們只活在被安排之中,
而來不及去感覺許許多多的事物,
有美好、有驚奇、有悲傷、有可怕、有傷害,
所以倉促的生活,忘了靜與慢需要時間來品嘗美好,
也忘了練習什麼叫感謝、什麼叫珍惜,什麼叫感恩、什麼叫愛,
他們活得很"安排"
然後以為自己處在最美好的舒適端,
卻忘了,忘了 自己處在何處,又真的該往那裡走,
我怕 我怕他們輕了中文,重了英文
我怕 我怕他們輕了台灣這個地方,重了其他國家的份量,
我怕 我怕他們輕了自己的文化,重了別人的文化,
沒有什麼比"自己"更重要了。
唯有保有自己原本的顏色,品著自己該有步調的呼吸,
那才是真正地擁有自己, 請別在亂了該有的角色。
孰輕 孰重?
你們是高知識份子,是該比我這個無名小卒更清楚。
- May 26 Tue 2009 00:08
是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